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暑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术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创新思路、顶层谋划,以生物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基础技能-工程思维-产业认知-创新实践”四维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小学期”培养环节,以实践“大课堂”融入育人全链条,开展系列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新工科、新农科建设,推动专业实践与思想教育、劳动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产业视角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探索路径。

分层递进:打造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构建梯度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6月25日-7月4日,2024级生物工程专业58名学生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为期10天的金工实习,前5天为钳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基础操作,于反复实践中打磨耐心与精准度。在后5天的车工实习中,学生在机械加工实操中感受劳动的科学性与技术性,深刻领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专业理念。副院长赵海鹏在看望实习师生时讲到,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新工科理念和工科思维,为以后成为生物工程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打下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

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校企互动”育人模式。7月,2022级卓越计划实验班赴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设备有限公司、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龙头企业,通过“制造-应用-研发”应用实践,深化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理解。学院与英德生物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零距离观摩20吨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的20余道生产工序提供优质实践平台;与百奥华兴合作开展生物信息学开发及应用实践,组织大学生参与从基因组选择模型到多组学数据库开发的全流程应用体验;与欧林生物等上市企业围绕疫苗生产工艺优化等课题开展专项研讨,提升大学生对创新技术转化的认知。生物工程系主任刘宇鹏说到,河南大学坚持“强理振文 新工新医”的办学新主线,通过校企资源互嵌,将产业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价值引领:厚植工匠精神与科学素养

学院注重将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长期坚持将劳动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贯穿实践育人全过程。7月,2023级生物信息学专业、2022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43名学生分别前往北京百奥华兴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等企业开展专业实习,同学们亲身感受基因组选择模型实践和多组学数据库开发项目,认知科技农业的发展前景。在工程综合能力训练中,学生通过20余道工序的精密操作,深刻体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专业理念,通过参与实际的企业研发项目,培养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这种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的互促互利,帮助大学生尽快塑造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正如百奥华兴CEO梁齐齐博士提到的,“我们亟需能打通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

未来,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完善“校企协同、项目驱动、能力导向”的育人体系,进一步拓展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深度,构建更多元化的实践平台。通过持续优化“四维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为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产业视角、创新思维和国际竞争力的生命科学卓越人才。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大道

邮编:475004

总机号码:0371-23887799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